中国江苏网4月2日常州讯 3月27日下午,不动产登记中心常州经开区分中心的工作人员来到横林镇曼多林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现场调查权籍。得知按规定手续办理完集体土地使用权首次登记等事宜后,预计4月底可以拿到产权证,企业经办人邓建伟松了口气。
从一块无权源土地到如今常州经开区机电产业卡位人形机器人行业的土地要素,这背后是常州经开区深化集体存量无权源确权、助推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创新探索。
记者了解到,常州经开区依照《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发〔2016〕191号)规定,结合实际,探索新路子、新办法,让无权源且“沉睡”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土地通过规范操作得以释放,也让村民、村集体、企业等多方受益。
春节后,曼多林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线就保持着高强度轮转,即将有一批减速机产品输送到全国各地。其中一批将送往人形机器人生产商,帮助机器人关节灵活性更好自如地行动。据悉,这家企业的产品占据了全国AGV伺服轮减速机的“半壁江山”。
曼多林所在地块约11436平方米,过去一度用于兴办乡镇企业,但是因为历史原因,在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中,这块地被认定为无权源建设用地,以致一直无法开发,从前的厂房随时间更迭成了危房。
地块紧挨着中吴大道,距离乡镇也不过8公里远,在曼多林负责人于海生看来是非常优越的厂区建设用地。曼多林以制造高精密齿轮起家,10多年前与高校联合开发出第一台伺服马达专用的行星式齿轮箱。随着行业的发展,公司开始生产高精度行星减速机,并于2019年萌发在常州投资建立亚洲地区规模较大的行星减速机生产基地。
不仅是林南村,也不仅是常州经开区,全国都有类似的土地。这些无权源的集体土地,不能更改土地性质,村集体也无力在这些地块上再进行经营性建设,成为不少村庄的“沉睡”之地。
2016年,原国土资源部发文《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快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发证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对于没有权属来源材料的集体建设用地,应当查明土地历史使用情况和现状,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经所在农民集体经济组织或村民委员会同意,并公告30天无异议或者异议不成立的,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予以确权登记。
短短100多字的内容,要怎么落地,确权给谁,谁都拿不准。此前,有些地方直接确权到企业,工作人员多方考证后认为有几率存在有悖村民集体权益的风险,经讨论后规划出常州经开区的实施路径:通过无权源土地确权到村委—土地入市—企业竞拍,形成闭环,既保证了村民集体权益,又能以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依托书记项目,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开始了实质性探索,其中就有林南村的这块地。
“一年多时间里,我们组织人手对全区3个乡镇进行摸底调查,梳理出2009年以前2864公顷无权源存量集体土地,并根据第二次、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情况,确认了土地影像以及过往的用地情况,将这些土地的面积、目前使用情况等一一登记在册。”资规分局副局长宋亚平介绍,结合常州经开区产业发展需求,划出了试点地块,依规先后在横山桥、横林进行了相关土地的确权,让这些土地有了合法“身份证”。
合规确权解决权属不清(无证)、用地低效(无法改扩建)、违法风险(违法用地)、安全生产等问题,而后经开分局界定了土地用途和入市方式。2024年,曼多林看好的地块“入市”,经过土地挂牌出让,曼多林取得出让土地50年使用权限,至当年10月走完全部流程。
“我们的产品配套于AGV行业和人形机器人行业,现在满负荷生产,订单已经排到下半年了。”企业销售总监季晓冬介绍,今年企业销售产值预计5000万元,同比增长20%。
过去,公司制作传统的减速机,一个电机配一个减速机的联合体,长度要有190毫米,随着2022年跨领域AGV行业,企业技术迭代,和电机企业联合攻关,形成集成式产品,较过去产品长度缩减至少一半,呈现轻便等特点。季晓冬介绍,企业在上海还设立了研发中心,持续攻关AGV轮毂材料,做到了自主研发生产,今年将从AGV小车自身承重、抗静电、耐磨等方面,持续提升产品质量,让AGV车辆在厂区运行更顺畅。
去年年底,企业在各类展会上大放异彩,一家苏州的企业沿着产业链找到曼多林,要合作人形机器人产品。记者通过调查了解到,在人形机器人领域,九成产品需要装配减速机。
“你们看到了机器人拿取东西,关节腔内传出几乎不可闻的蜂鸣,那是微型行星减速机在以200:1的减速比消解着伺服电机的躁动。”企业技术人员说,目前生产的集成化的伺服减速机已经能做到即时响应,把每分钟20000转的微型电机驯化成每秒3次的拟人摆臂,关节活动更加自如。
土地“转正”带来的不仅是企业未来的发展。36岁的村民诸其华每天骑电动车10分钟就能到岗,结束了在外漂泊的打工生活。像他这样的本地员工占企业八成。更大的受益方是村集体,竞拍所得的部分资金计划用于人居环境整改治理、道路修整等,提升村容村貌。
记者了解到,这一过程中,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摸索出当地存量无权源集体建设用地确权登记操作规程试行办法。
“我们发现,要推进这项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由谁来申请,哪些地块能申请,哪些部门来参与?是需要一部规范化手册的,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自己的试行办法。”宋亚平介绍。
试行办法包含确权范围、确权流程、审核内容、登记发证等方面情形。其中,明确办法适用于常州经开区范围内符合现行规划及产业方向,2009年以前已形成并使用至今,第二、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均为建设用地,无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材料但经认定属于合法使用的集体土地,包括村委会办公、医疗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用地,乡镇企业、村办企业用地及其他用于非住宅建设的集体土地。
如今常州经开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探索2009年以后的存量建设用地确权管理,在维护集体所有权人利益的基础上,搭建全域土地资源家底数据库,宋亚平表示:“我们会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智能化平台,探索2.0版本操作规程,全面激活农村存量土地资源,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强劲的土地要素动能。”
“当土地真正成为可流动、可增值的资本要素时,乡村振兴便获得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形成可持续的‘造血’机制。”常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经开区分局局长王鸣岗表示,要建立健全土地确权与规划、利用、执法联动的长效机制,严防新增权属纠纷,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坚实保障。(常景轩)